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并购资产的案例已再次发生多起,如吉利并购沃尔沃,北汽并购萨博资产等。再行往前几年,还有上汽并购罗孚资产,上汽曾并购韩国车企双龙等。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大大上升,近几年国内汽车涉及企业并购国外零部件涉及资产的案例堪称屡见不鲜。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大大,但国内的汽车产业格局却或许稳如泰山,除了多年前经常出现一汽收购天津汽车、上汽拆分南京汽车这样较为大的收购事件之外,或许已少有通过资本纽带展开的确实意义上的市场化收购不道德,特别是在整车领域更是如此。
给人们的感觉是,国内100多家具备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或许真是都挺好,该产业并不不存在并购与收购的必须。事实果真如此吗?较慢获得生产资质成部分企业的“急就章”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的逐层推展,原先整车企业无法被动摇的格局正在挽回。如近来再次发生的涉及案例中,多氟多并购红星汽车,龙洲股份注册资本扩股大股东中汽宏远,小康股份白鱼通过重庆东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显电动乘用车建设,保千里拟以自有资金6.4亿元对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展开注册资本,京威股份白鱼出售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5%的股权以增进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猛狮科技拟用自有资金6000万元并购台州台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80%股权,威马汽车并购曙光汽车集团出让的沈阳黄海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格力收购珠海银隆的告终案例等。
当然,以上被并购的涉及车企中,有的企业像台鹰电动车生产的微型汽车,不一定合乎乘用车的规范;有的企业像中汽宏远,早已于去年被工信部中止了乘用车生产资质。但总体来看,这些被并购收购或大股东的涉及企业,均非国内乘用车中的主流企业,有的甚至早就名存实亡,只只剩一个具备生产资质的空壳,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红火势头和涉及生产资质审核的艰苦性,使得意欲转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依然前仆后继地投身其中。当然,在国内目前的各项涉及汽车产业政策之下,除了企业间的并购与收购之外,依照涉及政策按部就班地申报并核准获批依然是一条尤为少见的渠道。
新建企业的关键点在于研发和设计从2016年3月至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早已核准国家发改委了11家新建显电动乘用车——北汽新能源、杭州长江汽车、苏州前途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电动车、浙江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天津国能新能源、福建云度汽车、兰州知豆汽车。
本文来源:华体会hth最新登录地址-www.imgits.com